毕淑敏说:“让孩子爱上阅读,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。”
谁说不是呢?
阅读就像是孩子人生当中一个充满无数可能的窗口,带着孩子进入更宽广的世界,阅读是孩子一生的财富。
对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生而言,大量阅读不只是一件课余里锦上添花的事儿,而是实打实的学习需求。
因此,小学阶段的孩子,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阅读!
01
别被小学成绩高的假象迷惑
前几天,有位大学同学在朋友圈晒了他儿子的几张试卷,写道:
底下有人评论:瞧这成绩,将来肯定能考上不错的大学。
看到这,我心里觉得还是不要盲目乐观,毕竟以后的升学成绩是需要实打实的,而实际上,小学的成绩具有很大的水分。
仔细观察,我们不难发现,有些孩子在小学阶段成绩很好,可到了初中以后,往往就会下降得很厉害,不及格是常有的事情。
为什么上了初中以后,成绩就开始下降了呢?
◆小学课本内容简单,小学生知识考核重点和方式比较单一。
◆家长抓得比较严,对小学阶段的知识能够辅导。
◆在小学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,升入初中后还是没有改变。
所以说,在小学阶段成绩优秀的背后,隐藏着一种假象,这便是“伪优秀”。
在小学阶段,家长最好不要以分数和成绩论英雄。
02
小学的重点在于阅读
一位从教多年的小学教师说:
“不是说小学成绩不真实,只是小学知识都比较简单,孩子只要记忆就能考高分。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,孩子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,到了中学就跟不上了。”
对于小学家长而言,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,让孩子学会学习,这是能够让孩子终身受益的,也是孩子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。
而学习能力的培养,其实并不复杂,90%以上可以通过阅读能力来打造。
甚至可以说,阅读能力等于学习能力。
美国教育部部长说:“能够阅读的孩子,是能够学习的孩子,能够学习的孩子终将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。”
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和教育的黄金时期。
这个阶段孩子的重点不是分数,而是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,尤其是阅读能力。
阅读能力强的孩子,他的成绩上升力量强大,潜力无穷。
因此,小学阶段要重视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,越早培养越好。
03
3个技巧培养孩子阅读习惯
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,不是补课,不是增加作业量,而是阅读、阅读、再阅读。”
小学阶段,务必要将阅读当成教育的重中之重。
提高阅读能力,从培养阅读习惯开始。
◆激发阅读兴趣
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: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在孩子接触阅读的起步阶段,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做正确的引导。
◆营造良好的环境
给孩子创造一个专门的阅读区域,想读书的时候就到阅读区域,防止被打扰。有条件的话可以设一个书房,没条件的则设一个安静的小角落也行。
◆鼓励孩子分享读书心得
输入之后,输出同样非常重要。在孩子阅读书籍后,家长要鼓励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。这样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、沟通和表达能力。
04
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
父母以身作则是要点
先看看下面这几个情况,各位家长你们是否都中招了?
每天在家大多数时候,手里都拿着手机刷视频、玩游戏。
陪孩子出去玩,在车上的时候也会时不时拿着手机点来点去。
每当孩子吵闹的时候,总是把手机给孩子当玩具玩。
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,父母的一言一行,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。
所以,如何孩子不爱看书,父母首先要检讨自己。
自己从来都不看书,孩子怎么会喜欢看书呢?
试想,家长在家里总是捧着手机看,却要求孩子看书,这可能吗?
想要培养出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,家长自己首先就要热爱阅读。
当然,这不是要家长完全放弃娱乐时间,而是建议家长尽量每天抽出一小时时间来,陪着孩子阅读,做好表率作用。
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很重要的,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。
请各位家长记住: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自己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