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的时间管理
为什么同一个班的孩子,学习成绩会有那么大的差距?为什么成绩差的孩子想方设法补课,依然赶不上成绩好的同学?
其实,他们之间的差距不是因为智商,而是因为学习差的孩子不会管理时间。这篇文章,值得老师推荐家长阅读!
为学习成绩而苦恼的同学,常常也会觉得时间不够用。
因为他们觉得,要想把成绩赶上来,必须利用课余时间“补课”。但是,上学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,又会布置好多作业。每天连作业都做不完,哪来的时间去“补课”?
于是,有的同学不得不压缩睡觉的时间、压缩吃饭的时间、压缩休闲娱乐的时间,等等,把一切学习以外的时间都压缩到极致,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,几乎达到了人的生理极限了,不太可能再挤得出什么时间出来了,但进步仍然十分有限。
这种情况该怎么办?
可以用一句话解释:“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效率。”
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
一些成绩差的同学,总是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。而成绩好的同学则不这么觉得,每天放学后除了完成作业,还可以看点课外书,甚至小小休闲娱乐一下。
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提高成绩的同学而言,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局面。
对于这种现象,我给它起了个名字,叫: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。
马太效应,是指强者越强、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。名字来自于《圣经·马太福音》中的一则寓言。
学习好的同学,看书做题很轻松,时间还剩下很多,可以用来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。
学习不好的同学,看书做题都很痛苦,效率低下,每天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难以完成,根本挤不出时间来提高自己,只能越来越痛苦。
于是,学习成绩的“贫富差距”越拉越大。
要解决这个问题,单靠挤时间是没用的。就像穷人靠节约储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一样,我们必须记住世界上有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:效率。
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,再怎么挤也有限;但是时间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,提升空间很大。
当我们在思考如何利用时间的时候,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样去从哪里“抠”时间,而是怎样提高现有的时间利用效率。